新生馬駒腸道菌群不完善,,在被外界微生物感染時,,極易引發(fā)腹瀉和腸炎,影響腸道的菌群,,降低腸道的免疫能力,,嚴重時造成馬駒死亡。鼠李糖乳桿菌(Lactobacillus rhamnosus,,LGG)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益生菌之一,,可以在動物腸道上皮定植,形成消化道生物屏障,,且能調節(jié)動物腸道菌群結構,,改善幼齡動物消化狀況,提高生長性能,。
近日,,新疆農業(yè)大學碩士研究生石堅在Journal of Equine Veterinary Science在線發(fā)表了題為“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, immune function,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newborn foals”的研究論文,,該研究通過給新生馬駒補喂LGG,改善新生馬駒腸道菌群結構,,提高馬駒免疫機能和抗氧化能力,,促進馬駒健康,從而降低馬駒腹瀉率,,提高馬駒生長性能,。
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補喂鼠李糖乳桿菌能夠提高馬駒120-150日齡體高(P<0.01)和體重(P<0.01)的日增長。在試驗第30天和150天時,,提高馬駒血漿中IgA(P<0.05)和IgG(P<0.01)含量增加,;在試驗90天時,血漿中IL-6(P<0.01)含量增加,;馬駒血漿中總抗氧化能力,、超氧物歧化酶極顯著升高,血漿中丙二醛濃度在試驗90天和150天時顯著降低(P<0.05),。研究成果為鼠李糖乳桿菌在馬駒養(yǎng)殖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,。
圖1 補喂鼠李糖乳桿菌對馬駒免疫機能的影響,注:圖中A為血漿中IgA含量,,B為血漿中IgG含量,,C為血漿中IL-1β含量,D為血漿中IL-6含量,,E為血漿中TNF-α含量,,F為血漿中IFN-γ含量。圖中“*”表示兩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,,“**”表示兩組之間差異極顯著(P<0.01),,無標注表示沒有顯著差異(P>0.05)。
新疆農業(yè)大學碩士研究生石堅和趙國棟老師為該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,,楊開倫教授為該文的通訊作者,,碩士研究生黃新新、李曉斌副教授,、馬玉暉副研究員參與本研究工作,。該研究受到楊開倫教授主持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高校科研計劃項目“鼠李糖乳桿菌介導下新生馬駒后腸菌群多樣性及腸道健康的研究”(XJEDU2021I014)的支持,。